[1]贺仲明.新文学本土化理论引论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(01):137-142.
点击复制

新文学本土化理论引论
分享到:

《南京师大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[ISSN:1006-6977/CN:61-1281/TN]

卷:
期数:
2013年01期
页码:
137-142
栏目:
出版日期:
2013-02-28

文章信息/Info

作者:
贺仲明;
山东大学文学院;
关键词:
本土化现代化传统生活
摘要:
新文学本土化问题正为学界重视,但是其理论建设却还有待进一步深入。文学本土化问题与文学创作的目的、特点等密切相关,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本土内容、本土思想和本土接受几个方面。从文学史看,本土性特点是绝大多数优秀作家作品的重要前提。新文学也有过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,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,其道路曲折,成绩也有限。当前文学本土化最迫切的任务,一是真正客观地认识传统,二是追求对生活的深度表现。当然,文学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不是完全对抗,它们之间有冲突,也有和谐统一之处。新文学需要将以往的现代性中心转移为本土性中心,最基本
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
[1]张惠苑.城市书写如何本土化?——以1980年代以来文学为中心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(01):149.
[2]李怡,李直飞.是“本土化”问题还是“主体性”问题?——兼谈“民国机制”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(01):156.
[3]汪介之*.俄罗斯文学与现代化转型之关系的历史回望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8,(01):118.
 WANG Jie-zhi.A Historical Retro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ssianLiterature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[J].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(Social Science Edition),2018,(01):118.
[4]许刘英.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“本土化”的兴起、进展与实践——基于学术史的考察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,(01):055.
 XU Liuying.Indigenization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: An AcademicHistory of Its Emergence,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[J].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(Social Science Edition),2019,(01):055.

备注/Memo

备注/Memo:
基金: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(IWF10001)中期成果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 2013-02-28